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雨》
《梅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

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

东池虾蟆儿,无限相跳梁。

野草侵花圃,忽与栏干长。

门前无车马,苔色何苍苍。

屋后昭亭山,又被云蔽藏。

四向不可往,静坐唯一床。

寂然忘外虑,微诵黄庭章。

妻子笑我闲,曷不自举觞。

已胜伯伦妇,一醉犹在傍。

(0)
翻译
连下了三天雨,蚯蚓都爬上了我的厅堂。
湿漉漉的蘑菇在枯篱笆上生长,湿润的空气让素色的衣服也蒙上水汽。
东边池塘里的蛤蟆们,尽情地跳跃着玩耍。
野草蔓延到花圃,忽然间长得和栏杆一样高。
门前没有车马经过,青苔的颜色显得格外深沉。
屋后的昭亭山,又被云雾遮挡得看不见。
四处都无法去,只能静静地坐在一张床上。
心中一片宁静,忘了外面的忧虑,低声吟诵《黄庭经》。
妻子孩子们笑我清闲,为何不自己举杯畅饮。
我已经胜过那个以酒闻名的女子,即使醉倒,也还在旁边。
注释
蚯蚓:土壤中的小虫子。
湿菌:潮湿环境下的真菌。
润气:湿润的气息。
醭素裳:素色衣服上的水汽蒸气。
虾蟆儿:小蛤蟆。
跳梁:跳跃嬉戏。
侵:侵入。
静坐:安静地坐着。
黄庭章:《黄庭经》中的篇章。
妻子:妻子儿女。
举觞:举杯饮酒。
伯伦妇:指古代以善饮著称的女子卓文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梅雨》,描绘了连绵三日的梅雨季节带来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的湿气和生机:蚯蚓出没于堂上,湿气滋生在篱笆间,连虾蟆也活跃起来。园中的花草蔓生,连花圃都被侵占,屋前车马稀少,只有青苔见证着静谧。诗人身处其中,静坐读书,忘却尘世烦恼,低声诵读黄庭经。面对妻子的笑问,他自嘲般地说,虽然不如陶渊明的妻子能饮酒,但至少能借酒消愁,比起杜甫的诗中人物伯伦妇,自己的一醉也自有其乐。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梅雨季节的独特感受和闲适心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杂兴·其五

太元秉经纬,天地自生成。

阴阳递消息,四时相虚盈。

雷雨鼓神气,日月宣华英。

絪缊交二仪,周流列五行。

至和液甘露,盛德厌欃枪。

唐虞且法象,明良熙穆清。

垂衣御三事,大治无常名。

(0)

杂兴·其一

伯牙负高操,引曲辄入神。

从师蹈东海,延颈四无人。

洪波荡大壑,悲鸟方号群。

白日坐失色,山林忽不分。

精气一以变,此调得其真。

世俗蔽闻见,千载递相因。

遗世伎始妙,绝弦多苦辛。

自非钟子期,古道难具陈。

(0)

咏古·其七

菀彼中林乌,拚飞不集枯。

齿牙一为猾,公子良见图。

矫矫上天龙,雾雨既已敷。

子推独耆乾,草莽空号呼。

悬书下宫门,绵山聊与娱。

(0)

录别·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

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

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

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

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0)

襄阳蹋铜蹄·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

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0)

幽州马客吟歌·其一

客从幽州来,百万为摴蒱。

钱自它人有,意气良所无。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