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六》
《录别·其六》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

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

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

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

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录别(其六)》,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朋友间的离别之情,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以黄鹄比喻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彼此相知相命。接着“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悲伤氛围,仿佛连风声、马蹄声都充满了哀愁与不舍。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进一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强调了朋友间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担忧。“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虽然心中充满离愁,但现实却只能让朋友离去。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描绘了朋友离开后,诗人独自站在边城,回望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则运用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描述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寒冬漫长难熬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以明亮的月光和严寒的霜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

最后,“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成功地将离别之情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兰亭卷为王如水观察题

披图具胜游,缅邈兰亭禊。

丹青起妙观,山水俨佳丽。

高阁郁崔嵬,崇冈荫松桂。

激水泻湍澜,轻云淡摇曳。

深春佳气含,凌晨赴江澨。

席地竟长筵,临流狎芳砌。

丝竹厌喧烦,禽鱼乐幽契。

拭目触琳琅,纷携袭兰蕙。

属兴竞雕华,敷词吐玄诣。

雅望数右军,妙画谁能俪。

彭殇未易齐,俯仰悲感系。

太傅高卧时,拟结烟霞誓。

丹府信可陶,景物明清霁。

兴公作赋才,雄情抗川逝。

片语刻毫芒,藻云冉流缀。

子猷夙嗜竹,值乃修林憩。

保志企箕由,冥心探寥际。

谢万颇浅浮,飞情尚凌厉。

异卉怅鲜荣,青萝指丛翳。

献之性寡言,含毫属诸弟。

翰墨匪所艰,将尔玄情闭。

馀子巧拙殊,各以泻幽滞。

罚者十六人,浮白亦其例。

杯触荇暂停,酒尽壶仍贳。

雅会洽兹辰,馀风扇来世。

胜地郁然藏,玄谈讵可继。

何日集时流,愿言结芳袂。

(0)

咏梅·其八

书报天中客,看花思不胜。

韶光一如此,年鬓复相淩。

(0)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其三

金阙岧峣天柱安,瑶阶千折上危阑。

妙香不断朝天路,真气时逢礼斗坛。

羽客尽擎青羽盖,云仙皆著紫云冠。

先朝数遣祠官出,探得真函进御看。

(0)

出蓬壶径稍折而东峭壁耸峙扳缘数百步平广可亭是为舍弟振衣处先赋以属同游

青霄高步视尘寰,斗外梯悬万仞攀。

蹑履天风生腑下,振衣仙佩响云间。

烟萝行处宜舒啸,石髓逢时好驻颜。

不倚羊何能和客,惠连诗句向谁删。

(0)

登天竺寺

路绕青崖逼,山回绀殿悬。

云霞低四岭,钟梵出三天。

甘露浇灵药,名香绕座莲。

鸟归经院寂,花隐法堂偏。

涧草含晴雨,坛松覆夕烟。

来窥无净界,超悟有为禅。

何必长逃世,方知可尽年。

(0)

游玉虚宫

披云步玉虚,营卫象宸居。

万树罗深殿,千峰入广除。

丹宫金凤管,紫府玉函书。

壮丽观何已,高真意有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