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天中客,看花思不胜。
韶光一如此,年鬓复相淩。
书报天中客,看花思不胜。
韶光一如此,年鬓复相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咏梅(其八)》。诗中以梅花为载体,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首句“书报天中客”,仿佛在说,书信传来,告知远方的朋友,梅花已盛开。这里的“天中客”既指远方的朋友,也暗喻诗人自己,身处繁华世界,却心系梅花,如同远方的客人。
次句“看花思不胜”,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梅花时的思绪万千,难以自抑。梅花的美丽与芬芳,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无限遐想。
接着,“韶光一如此,年鬓复相凌。”这两句诗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衰老进行了对比。韶光,即美好的时光,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盛开的季节,同时也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年鬓复相凌”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年华渐逝,两鬓斑白,与梅花的青春盛放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咏梅,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感慨相互映照,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珍惜、对时光流逝感伤的情绪。
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
东村西村办酒浆,胥隶杂遝来捕蝗。
蝗兮蝗兮驱不去,禾稼转受蹂躏伤。
我闻古人语,螟螣蟊贼各有主。
吏治贪残实自取,胡为罚弗及吏反及民,嗟我妇子罹苦辛。
官今报蝗不为害,大府交章荐治最。
破山末破碎,雨过色逾显。
奔泉赴高下,霜树杂深浅。
肩舆过精蓝,蹑屐陟径岘。
宅因郴州舍,教溯萧氏阐。
雷篆失谢仙,幢书剥陆展。
四僧荒草埋,双塔浮云卷。
救虎事已遥,斗龙迹犹辨。
传闻明中叶,倭警废兵燹。
岂知历劫后,不碍诸佛选。
潭影与岚光,长随法轮转。
物生任自然,道在因其利。
治水禹何神,行之以无事。
灵蠢万不齐,本难道里计。
因物而付物,尚毋凿以智。
酒醴与盐梅,和羹赖调剂。
熊以食盐死,獭以饮酒毙。
盐酒宁鸩毒,彼固非其类。
禀或狂狷殊,克亦刚柔异。
治龋乃割唇,膝痒竟搔背。
枘凿本不入,参商复何怪。胶柱真徒劳,畴为决聋?。
弗作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