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
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
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
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
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
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
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望的景象和心境变化。起始两句“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指出只有从高处眺望,才能真正领略山之壮观。接着,诗人以“矮子仰高人”的比喻,强调了立场和视野对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接下来,“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天气晴朗的景象,太阳如火轮一般散发光芒,把笼罩在群山之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紧接着“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表达了诗人对这突变天气所带来的景色变化的惊喜。
随后,“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则写出了诗人攀登高峰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从最初的惊惧到最终登临绝顶时的心灵澄明。最后几句“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中,“青玉笔”、“锦囊”等意象丰富的词语,形容了诗人所见到的奇特峰峦——芙蓉尖,其美丽如同天外飞来的仙笔触动心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