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堠火照更深,一望风烟半陆沉。
鸟下战场荒故垒,鹊喧高树贺家音。
关河渐隔波臣贡,离乱初悬死士金。
月上女墙春草阔,入山何地辟孤林。
江城堠火照更深,一望风烟半陆沉。
鸟下战场荒故垒,鹊喧高树贺家音。
关河渐隔波臣贡,离乱初悬死士金。
月上女墙春草阔,入山何地辟孤林。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江城的凄凉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首联“江城堠火照更深,一望风烟半陆沉”以夜色中的烽火和弥漫的烟雾,渲染出战争后的悲凉氛围。接着,“鸟下战场荒故垒,鹊喧高树贺家音”对比鲜明,鸟儿飞向荒废的战场,而喜鹊在高树上鸣叫,似乎在庆祝,这种反差寓意着战争对生灵的摧残与和平的虚幻。
“关河渐隔波臣贡,离乱初悬死士金”则反映了社会秩序的崩坏与动荡,昔日的贡品与勇士的牺牲,如今在战乱中显得无力与渺小。最后,“月上女墙春草阔,入山何地辟孤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孤独的画面,月亮升起,春草广阔,山林间似乎有一片孤独之地,隐喻着战后人们寻找安宁与重建家园的艰难与希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与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何山弁山秀可掬,上若下若蘋苕绿。
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
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
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
冰盘瓜李进仲姬,生绡画就复题诗。
郑虔三绝世无有,于乎何幸再见至大三年时!
乌夜啼,在庭树,乌啼哑哑天欲曙。
阿儿被诬身系狱,尽室烦冤受荼毒。
乌啼何为绕吾屋?
下堂唤妇起听乌,忽喜淮南儿有书。
书中报道儿罪脱,此乐欣欣天下无。
儿归拜母为母说,泰州使君当世杰。
执法霜台旧司臬,明如青天皎如月。
冤狱平反解缧绁,已死得生诬得雪。
海可枯,山可裂,使君之德不可灭。
乌啼爱我庭树枝,我爱使君君不知。
使君归朝奉天子,日日听乌为君喜。
旧城城旧人民新,新城城新无旧人。
旧城城外兵一解,新城城中齐覆瓦。
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
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
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
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