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
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
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
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
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
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
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这首诗描绘了在舟中与友人对弈消遣的悠闲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首联“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开篇即点明了时间的悠长和对弈的乐趣,无需刻意追求,自然的兴致便能带来愉悦。这里运用了“消困”和“适兴”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对弈带来的精神放松和心灵满足。
颔联“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进一步描述了对弈时的环境和感受。舟小不妨碍在棋盘旁小憩,夏日虽热,却也因专注对弈而汗湿衣襟。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对弈者全神贯注的状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颈联“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将身心状态比作禅定和游丝,形象地表达了对弈时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禅定比喻身体的静止,游丝则象征心灵的飘逸,两者结合,既表现了对弈时的专注,又体现了心灵的广阔与自由。
尾联“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清吟(即吟诵)的向往,认为它能带来更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肉体的健康。这里的“天籁”比喻高雅的艺术享受,与前文的对弈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既有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中对弈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深刻探索的向往。
阴风吹我衣,左右入石壁。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深行方惨淡,路尽两崖辟。
群山岔然来,千里平若席。
兹惟东周壤,气象雄万国。
山河拱别都,自古帝皇宅。
轘辕天设险,坐制万夫力。
周公卜迁鼎,彼肯事无益。
天寒僮仆愁,岁晚霜霰逼。
缅思垂堂戒,揽辔三叹息。
天涯催晚岁,残律去如奔。
入夜北风恶,多阴寒日昏。
野吹馀烧烬,溪落旧沙痕。
霜重饥鹰疾,田空宿雁喧。
山明千笋直,云积万营屯。
足雨耕犁早,丰年柿栗繁。
地平秦接席,土断洛开门。
白首三年客,黄桑数亩村。
懒梳悲发短,不寐守炉温。
折骨披残蘖,苍龙卧老根。
晚篁犹伫思,幽蕊助消魂。
慷慨双龙剑,飘零一酒樽。
琳琅思秀色,环佩想清言。
独语看明烛,空庭月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