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压重檐。翠线风牵。碧城深锁夕阳天。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韵事倩谁添。
碧冷湘弦。别来鸥梦几时圆。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
高柳压重檐。翠线风牵。碧城深锁夕阳天。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韵事倩谁添。
碧冷湘弦。别来鸥梦几时圆。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
这首《浪淘沙》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沈泽棠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高柳压重檐”,开篇即以高耸的柳树压低了屋檐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静谧的氛围。柳树的苍翠与重檐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
“翠线风牵”,风吹动着翠绿的柳条,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诉说着什么,这种动态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碧城深锁夕阳天”,碧绿的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更通过“深锁”二字,透露出一种被时间与空间所隔绝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燕子似知吟欲倦,软语相兼”,燕子似乎感受到了诗人的疲惫与忧伤,用温柔的话语给予安慰。这一细节的描写,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韵事倩谁添”,诗人感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需要有人分享,表达了对伴侣或知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孤独。
“碧冷湘弦”,湘弦本指古代乐器,此处借指诗人的心弦,通过“碧冷”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冷静,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别来鸥梦几时圆”,诗人以鸥鸟比喻自己,表达了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但“几时圆”三字则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落尽梨花人不见,肠断今年”,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深深感慨。梨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肠断”二字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痛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玉骨无尘,冰肌胜雪,汉宫捧出新妆。
月明似水,仙人乍试兰汤。晚飔逗出微凉。
正云屏、静对幽芳。红衣夏老,黄花秋晚,谁与争香。
天街夜色昏黄。曾记婵娟三五,结伴徜徉。
钗梁嫩萼,鬓边娇影难忘。梦中纷坠银床。
看枕函、多少风光。美人头上,才人笔底,都费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