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
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
白曰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
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
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
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
白曰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
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避乱村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战乱与动荡的深切感慨。首联“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以夜深人静、秋意浓重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颔联“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通过对比乱世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突出了渔樵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反衬出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动荡。
颈联“白日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景象,菊花稀少象征着生机的凋零,烽火连天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读书都变得困难,更显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尾联“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以紫门(可能指家门)为背景,描绘了在急促的西风中倚杖而立的场景,败叶覆盖井栏,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破败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乱村居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