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居简师韵·其二》
《和居简师韵·其二》全文
宋 / 高似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忆昔相寻处,时今可更么。

春愁侵磊隗,晚步隔坡陀。

风入唐声妥,山函蜀气多。

一春听尽雨,此意与谁歌。

(0)
翻译
回忆起当初寻找你的地方,现在还能再次相遇吗?
春天的忧愁侵袭着我的心,傍晚散步在起伏的山坡上。
风带着唐代的韵律轻轻吹过,山中蕴含着蜀地的气息丰富。
整个春天都在倾听雨声,这份心情又能与谁分享呢?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相寻处:寻找你的地方。
时今:现在。
可更么:还能再次吗。
春愁:春天的忧郁。
磊隗:形容心情烦乱。
晚步:傍晚散步。
隔坡陀:在起伏的山坡上。
风入唐声妥:风带着唐代的音乐节奏。
妥:和谐,顺畅。
山函蜀气多:山中充满了蜀地的气息。
一春:整个春天。
听尽雨:倾听雨声。
此意:这种心情。
与谁歌:与谁分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所作的《和居简师韵(其二)》。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的感慨。"忆昔相寻处"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友人共游之处的怀念,"时今可更么"则暗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接下来的"春愁侵磊隗,晚步隔坡陀"描绘了春天的愁绪和傍晚独自漫步的孤寂,"风入唐声妥,山函蜀气多"借风声和山势抒发了浓厚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对故土或远方的思念。

"一春听尽雨"写尽了春天的绵绵细雨,可能是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而最后一句"此意与谁歌"则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无人能理解或共鸣的情感。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高似孙

高似孙
朝代:宋   字:续古   号:疏寮   生辰:1158—1231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猜你喜欢

叶公画龙图

神物难传变化时,叶公眼外泄天机。

一从亲见真头角,满手风云雷电飞。

(0)

小木天晚倚

吟情偏向静中生,桂影吹凉似水清。

十日雨晴秋便老,一蛩犹恋豆根鸣。

(0)

社日即事

社公雨过稻花香,过了中秋早晚凉。

正是故园新酒熟,橙脐微绿蟹脐黄。

(0)

晚气

晚气吹澄鲜,幽碧弄秋卉。

得意双蜻蜓,竟日挂竹尾。

(0)

挽李太监二首·其二

抠衣犹欠日熙堂,仅拜仪刑振鹭行。

洛社旧人无狄监,贞元朝士失刘郎。

新丘已隔三秋月,老圃空惊一夜霜。

肠断素车三百两,箫笳不数汉南阳。

(0)

秋怀

浩浩门外尘,今古无二岐。

车痕遍九陌,得丧何已时。

商飙动地来,万叶辞故枝。

游子感摇落,忽起流年悲。

玄发日以槁,素衣日以缁。

天衢九万里,加以刚风吹。

岁月不我私,壮志安可期。

激昂赋七启,清壮歌五噫。

采采秋原花,对酒聊自怡。

佳人隔明河,相望长相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