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形。强立其名。判五气融摄生成。
贯通六合,总括群灵。本无情,亦无臭,又无声。
人悟勤行。造化无生。要灰心、杳杳冥冥。
不空不有,妙体纵横。这真常,腾今古,独惺惺。
大道无形。强立其名。判五气融摄生成。
贯通六合,总括群灵。本无情,亦无臭,又无声。
人悟勤行。造化无生。要灰心、杳杳冥冥。
不空不有,妙体纵横。这真常,腾今古,独惺惺。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行香子·李会首问道》是一首表达道家思想的词作。开篇“大道无形。强立其名”揭示了大道无迹可循,却又通过名称来象征和理解。接下来,“判五气融摄生成”描绘了宇宙万物由五行之气融合而成的过程。词中“贯通六合,总括群灵”强调大道的包容与统一,超越了具体的物质世界。
“本无情,亦无臭,又无声”进一步阐述大道的特性,它超越感官体验,无形无色无声。然后转向修行,“人悟勤行。造化无生”,鼓励人们通过领悟和实践达到无生的境地,即与道合一。
“要灰心、杳杳冥冥”意味着在追求道的过程中,需要摒弃世俗之心,进入一种深远而神秘的状态。“不空不有,妙体纵横”则揭示了道的微妙存在,既非虚无也非实体,而是无所不在的。
最后,“这真常,腾今古,独惺惺”表达了对永恒真理的追求,无论古今,唯有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洞察,才能真正领悟到大道的真谛。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道家关于自然法则与人生修行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