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犀枕,谁似得、钱塘人物。
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
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
问泪痕、几度浥罗巾,长相续。南浦远,归心促。
春草碧,春波绿。黯销魂无际,后欢难卜。
试手窗前机织锦,断肠石上簪磨玉。
恨马头、斜月减清光,何时复。
云鬓犀枕,谁似得、钱塘人物。
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
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
问泪痕、几度浥罗巾,长相续。南浦远,归心促。
春草碧,春波绿。黯销魂无际,后欢难卜。
试手窗前机织锦,断肠石上簪磨玉。
恨马头、斜月减清光,何时复。
这首元代白朴的《满江红·庚戌春别燕城》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词作。开篇“云鬓犀枕,谁似得、钱塘人物”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在钱塘的美好回忆,暗示了与燕城的分别。接下来,“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表达了在孤独中回味旧日温情的复杂心情。
“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通过梦境和酒杯中的离歌,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词人询问泪水是否已多次打湿罗巾,暗示了情感的持久和深切。“南浦远,归心促”直接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而“春草碧,春波绿”则以春天的景色衬托离愁之深。
下片“黯销魂无际,后欢难卜”揭示了对未来相聚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痛苦。“试手窗前机织锦,断肠石上簪磨玉”通过织锦和磨玉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恨马头、斜月减清光,何时复”以景结情,表达了对重逢时刻遥不可及的遗憾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