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
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
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
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
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
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
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
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
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
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
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
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
这首清代李骥元的《定兴道中遇张叔举翎检讨同年典试陕西回京》描绘了诗人自身的辛酸经历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诗的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未能尽孝双亲的遗憾,父母去世后自己不得不外出谋生,饱受饥饿驱使,漂泊他乡。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季节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南风酷热,西风太行的艰难。
诗人感慨自己的瘦骨嶙峋,但仍自我责备,如同浮云般飘向远方。他对家中母亲的思念之情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想象着如果能回到京城,皇帝的欢颜将使他心安。他渴望见到母亲,告知她自己身体无恙,同时也提醒自己要懂得照顾自己,让家人不必挂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宽慰,告诉他们不必为自己担忧,他们会日复一日地在家中翘首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与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
香浮椒柏,暖入酴酥,非烟晓生帘幕。
绛阙真仙,来自五云楼阁。
青霁路岐游遍,排冠归、水晶城郭。
萧散处,有壶中日月,故园猿鹤。
好是朱颜难老,嬉游处,不减少年行乐。
正好寻春,莫负燕期莺约。
沉沉洞天向晚,按官商、重调音乐。
愿岁岁,听新声,笙歌院落。
西风举扇挥浮埃,十年水曲并山隈。
一朝尺一天上来,台家择才搜伟瑰。
豫樟连云谁手栽,梁千尺观峥嵘哉。
收拾虹蜺小低徊,如取万海纳一杯。
济时策略招讥诙,翳氛卷尽青天开。
还如调鼎须盐梅,众星错落环杓魁。
欲谈近事树颊颏,旗矛委尘枪卧苔。
祸生冥冥戒其胎,如公气象天可回。
高论疾如破山雷,毋使瓶罄空耻罍。
笑渠佩玉救焚煨,往矣急挽波之颓。
平生心知我与君,馀子碌碌耳未闻。
相思辄命嵇吕驾,醉饮仍开孟公门。
山城牢落情易动,翻然便作思家梦。
笑言伏腊未一有,归办黄齑三百瓮。
君才何止吞四溟,新诗诵过牙生津。
猗那清庙复在眼,此作未许秦火焚。
吾家丈人似居易,落笔成章了无讳。
相从更作百篇诗,且尽中山千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