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清江与我共天涯,若到沧溟始是家。

晓渡换舟惊宿雁,暮林系马散栖鸦。

山童老木才馀骨,潮落寒汀半露沙。

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芦花。

(0)
注释
天涯: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
沧溟:古代对大海的称呼。
晓渡:清晨过河。
栖鸦:指栖息的乌鸦。
寒汀:寒冷的水边小洲。
芦花:秋天芦苇的花,象征秋色。
翻译
清江与我一同漂泊在遥远的地方,如果到了大海才算是真正的归宿。
清晨过河时,更换船只让睡梦中的大雁受惊,傍晚时分,我在树林中系马,让栖息的乌鸦散开。
山中的孩子,像老树一样只剩下枯枝,潮水退去后,寒冷的沙滩上露出一半沙粒。
只怕行人心不在焉,没留意这满眼的秋色,它隐藏在一片芦花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独特的情怀与自然融合,表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生活自由的向往。

“清江与我共天涯,若到沧溟始是家。”开篇两句已设定了全诗的意境,诗人将自己与清澈的江水相连,表达了对自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沧溟"在这里不仅是一处地名,更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只有到达那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家。

“晓渡换舟惊宿雁,暮林系马散栖鸦。”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出而行、夜落而息的生活场景。"宿雁"和"栖鸦"都是野趣盎然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生动性,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状。

“山童老木才馀骨,潮落寒汀半露沙。”这里写出了山林间的静谧与荒凉,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山童"可能是指山中的孤独行者,而"老木"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生命力的坚韧。

“只恐行人不著眼,一川秋色在芦花。”尾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珍惜之情,担心过往行人未能留意这一幕幕秋色,而那一川流水中的秋色,却静静地藏匿于芦花之间,等待有心人去发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园居六十章·其十七

屋梁明月不须悬,醉向花前枕石眠。

欲付禅那还古德,且将项领让时贤。

(0)

余士翘博士之任北流以诗见贻用来韵却答·其二

出门春色正无涯,郁水湘山春更赊。

问字争传门有雪,佐饔应喜粥无砂。

(0)

己未人日有感·其一

宿雨初收日正晞,迎暄花气满春衣。

饶它巧作薰天饼,不及园公菜甲肥。

(0)

丁巳三月十一日乘涨过鸿华庵偶成六绝题壁·其六

人人尽醉声闻酒,日日争焚解脱香。

为问鸿华老庵主,可曾相识转轮王。

(0)

题居士贞仿倪云林小景用士贞及文休承韵·其二用文韵

市尘烜赫高千丈,烟水苍茫自一区。

心地总输孤棹客,清凉不用六壬符。

(0)

题周之冕牡丹双雉图·其二

疆疆须避艾如张,见妒都因锦作裆。

莫逐骁媒争麦垄,且呼伏雉傍花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