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古十首·其一》
《感古十首·其一》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卞氏璧难售,渊明琴本瘖。

自衒亦可丑,三献机转深。

无弦避俚耳,举世谁知音。

所以古达士,万事何容心。

勿学卞氏璧,请事渊明琴。

(0)
注释
卞氏:指卞和,楚国人,以发现和献上宝玉闻名。
璧:古代贵重的玉器,这里比喻珍贵的事物。
售:卖出,这里指被认可或实现价值。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其淡泊名利著称。
琴:古代的弹拨乐器,象征性情和心境。
瘖:哑,形容声音低沉或不响亮。
衒:炫耀,自我展示。
丑:丑陋,这里是贬义,指过于自我炫耀的不好效果。
三献:多次尝试,这里可能暗指反复努力。
俚耳:俗人的耳朵,指不理解或不欣赏的人。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这里指懂得音乐的人。
达士:通达之人,指看透世俗、超脱物外的人。
万事:所有的事情。
容心:放在心里,这里指过于在意。
勿学:不要学习,表示劝诫。
请事:应当从事,这里指应该追求或欣赏。
翻译
卞氏的玉璧难以卖出,陶渊明的琴声本就沉寂无声。
过分自我夸耀也会显得丑陋,多次尝试反而让人更加深入思考。
没有琴弦可以避免俗人的耳朵,世间又有谁真正懂得音乐呢?
因此古代的通达之人,对万事都不执着于心。
不要学卞氏那样执着于无法售出的玉璧,不如去欣赏陶渊明的无弦之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感古十首(其一)》,主要通过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感慨。首先,诗人提到卞氏璧的故事,暗示了世间有些珍贵之物难以被理解和接纳,就像卞氏的美玉难以售出。接着,诗人引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弹奏无弦之琴的典故,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知音。诗人认为过分自我炫耀只会显得丑陋,而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否找到共鸣,就像渊明的琴虽然无弦,却能触动知音的心灵。

诗人借此告诫世人,不必效仿卞氏急于求售的璧玉,而应学习陶渊明淡泊名利,坚守内心,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在修养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范学士韵·其四

清香一炷意超然,万事无缘更动颜。

野鸟衔花来丈室,烟萝招月出遥山。

居方不碍游方内,住世还如出世间。

却笑晚年贪著事,野边湖外夜忘还。

(0)

和通判朝奉宋丈·其二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

频频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

仆夫不见人忧思,未晓匆匆已抗旌。

(0)

再和彦常侍郎

天上九重开禁闼,云间千步见修廊。

仙源水近漂花急,化国人闲爱日长。

较艺过旬窥锦绣,赋诗终日听韶章。

时沾好赐终何报,自许馀忠老未忘。

(0)

送宁秀才过溪口占

邂逅吾所乐,爰复惜分携。

系帆且少留,聊慰吾所思。

嗟我行老矣,志意非昔时。

鬓毛黑如漆,种种今如丝。

譬如七年牛,力乏气亦衰。

嗫嚅食青刍,欲往脚自迟。

爱子齿未壮,骨骼超等夷。

轩昂宇宙间,万里惟所之。

举足我即到,宁复论华夷。

行矣尚勉旃,卒慰吾所期。

(0)

吴园杂咏十九首·其三书堂

藐视一籯金,独藏五车书。

高堂见古今,其乐亦只且。

以此燕子孙,吾谁数陶朱。

(0)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其三

东道如闻近稍安,乘骢按部凛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从来言事官。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