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不在山间与水间。水有漩复,山有崎岖。
城门大道,荡荡愁予。见人必恭敬,避人必欷歔。
欷歔亦何为,恭敬亦须臾。人情不一,多凶少吉。
行路难,不在山间与水间。水有漩复,山有崎岖。
城门大道,荡荡愁予。见人必恭敬,避人必欷歔。
欷歔亦何为,恭敬亦须臾。人情不一,多凶少吉。
《行路难》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行路之艰难,不仅指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更深入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首句“行路难,不在山间与水间”,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真正的困难并非来自自然环境的险峻,而是人生的复杂与不易。接下来,“水有漩复,山有崎岖”形象地比喻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曲折与波折,无论是情感的波动还是道路的坎坷,都如同水的漩涡和山的崎岖一样难以避免。
“城门大道,荡荡愁予”则进一步揭示了在看似宽广平坦的道路上,人们内心却常怀愁绪。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与失落,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外在的环境与内在的情感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共鸣。
“见人必恭敬,避人必欷歔”描绘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表面礼仪与内心的矛盾。恭敬是出于礼貌,而欷歔则是内心的无奈与痛苦。这种矛盾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维护面子与表达真实情感之间的挣扎。
“欷歔亦何为,恭敬亦须臾”表达了对这种表面现象的质疑,指出这些行为只是短暂的存在,无法持久。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暗示了人们在面对真实自我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人情不一,多凶少吉”总结了人生的复杂性,强调了人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充满了变数,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并存,因此需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关于行路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关于人性的深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