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呓八首·其一》
《秋呓八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铁骑飞传海上音,彤云霭霭幕秋阴。

元戎已作槛中虎,黄阁空留井底金。

半壁久添亡国恨,翠华难系老臣心。

独怜白首商人妇,重拨琵琶泪满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一幅凄凉景象。首句“铁骑飞传海上音”以“铁骑”和“海上音”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迅疾与遥远,仿佛海上传来的战报,预示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着,“彤云霭霭幕秋阴”一句通过描写彤云密布、秋日阴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惶恐。

“元戎已作槛中虎,黄阁空留井底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元戎”(指军队或将领)比作困在槛中的猛虎,象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黄阁”(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朝廷)则被比作井底之金,比喻朝廷虽存,但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与价值。这两句深刻揭示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双重打击,以及英雄失路、朝廷衰微的悲凉现实。

“半壁久添亡国恨,翠华难系老臣心”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战乱已久,国家残破,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失去家园的哀痛。同时,也表达了老臣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即使君主(翠华,借指皇帝)难以安抚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忠诚与忧国之情依然坚定不移。

最后,“独怜白首商人妇,重拨琵琶泪满襟”以一位年迈的商人家妇的形象收尾,她弹奏琵琶,泪水满襟,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对比与象征,深刻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春水

春水碧泱泱,平堤映绿杨。

田畴资灌溉,鸥鸟共徜徉。

放饵愁空掣,浮杯兴最长。

晚风吹细浪,仍送落英香。

(0)

杨次公侍讲挽词二首·其一

力学窥前古,扶经翊太平。

乐成天地格,祧正祖宗明。

知命穷犹达,趋玄死亦生。

世无班马笔,谁为勒幽铭。

(0)

送喻明仲朝请还台

出驰使者星,岁月一何久。

巨航始北归,华发已盈首。

读书过五车,满腹藏琼玖。

行行赴金阙,朝帝见太母。

乾坤运元气,斟酌须北斗。

愿如范文正,上疏发纩黈。

明明纳忠谏,圣作古无有。

道行且寄书,慰我穷老叟。

(0)

次韵周开祖清明会景之作

难并四者重良辰,寒食风光泽国春。

日滉湖光千顷绿,烟披汀柳万条新。

铃斋投隙登临好,吟笔裁篇气格淳。

顾我不能酬绝唱,聊将鄙句慰邦人。

(0)

篆书醉翁亭记石刻

欧公顷岁守滁阳,题记苍颜入醉乡。

贤宰特将刊古篆,旧碑不免弃山梁。

轩楹别构如安屏,笔札难通似面墙。

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

(0)

寄刘凝之中允

庐山南面落星滨,八十清强致仕人。

天下共推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

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