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南面落星滨,八十清强致仕人。
天下共推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
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
庐山南面落星滨,八十清强致仕人。
天下共推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
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休官员刘凝之在庐山的生活与品德。首句“庐山南面落星滨”点明地点,暗示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接着“八十清强致仕人”,赞美刘凝之虽年届八十,仍保持清廉刚强的品质,选择在官场中退休。
“天下共推为大老”,说明刘凝之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尊敬,被公认为德高望重的长者。“皇家不得作忠臣”,则表达了对刘凝之忠诚品质的赞誉,即使在皇权面前也坚守正直,不为所动。
后两句“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刘凝之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如同月光下的云层,竹林深处的禅院,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这不仅展现了其生活的闲适与精神的纯净,也体现了其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
最后,“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一句,揭示了刘凝之虽然远离尘嚣,但心中始终牵挂百姓,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正是其高尚人格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凝之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赞颂了他的高尚品德、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民众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湘屏展翠叠。
恨入宫沟流怨叶。
釭冷金花暗结。
又雁影带霜,蛩音凄月。
珠宽腕雪。
叹锦笺、芳宇盈箧。
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
愁切。
夜砧幽咽。
任帐底、沈烟渐灭。
红兰谁采赠别。
洛汜分绡,汉浦遗玦。
舞鸾光半缺。
最怕听、离弦乍阕。
凭阑久,一庭香露,桂影弄栖蝶。
帘影移阴,杏香寒、乍湿西园丝雨。
芳期暗数。
又是去年心绪。
金花谩翦,倩谁画、旧时眉妩。
空自想、杨柳风流,泪滴软绡红聚。
罗窗那回歌处。
叹庭花倦舞,香消衣缕。
楼空燕冷,碎锦懒寻尘谱。
么弦谩赋,记曾是、倚娇成妒。
深院悄,闲掩梨花,倩莺寄语。
回风带雨,冻涩漏声悄。
小窗照影虚白,几误邻鸡报。
千树天花绽了。
鹄立通明晓。
眼空八表。
宫袍带月,醉里应迷灞陵道。
风静琼林翠沼。
片片随春到。
吟鞯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
玉唾珠尘怕扫。
句冷池塘草。
白天寒蛟。
飞琼何在,梦觅梨云度仙岛。
玉润金明。
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
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
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
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
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
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
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