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
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
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
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一部分,表现了诗人对于金陵风光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切感怀。
“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但又带有岁月沧桑的景象。松树和菊花在半山上顽强生长,依稀可见,这是自然界生命力与时间流逝的对比。而“犹有荆公旧墨痕”则指历史人物荆公(即唐代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留下的墨迹或文物遗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无法占有的无奈与自嘲。诗人认为那些美丽的地方似乎与他无缘,仅有牛头山(金陵地区的一座山)的方向正对着他的家门,彷佛在告诉他,这个美好的地方虽近在咫尺,却也只能是心之向往而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陵这片古老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个人与美好事物无法拥有之间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