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翁何所寓,非寓亦非真。
落落林泉迹,悠悠天地身。
弹琴忘雅俗,饮酒信醨醇。
千载蒙庄叟,相看意独亲。
问翁何所寓,非寓亦非真。
落落林泉迹,悠悠天地身。
弹琴忘雅俗,饮酒信醨醇。
千载蒙庄叟,相看意独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创作的《寓翁》。诗中寓言式的表达,以“翁”这一角色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首句“问翁何所寓”,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人公的居所,暗示其并非物质世界的常客。次句“非寓亦非真”,进一步揭示其超然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境地。
“落落林泉迹,悠悠天地身”描绘了翁的隐逸生活,他行踪飘忽,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着,“弹琴忘雅俗,饮酒信醨醇”描述了翁在琴音与酒香中忘却世间的纷扰,享受纯粹的乐趣,不拘泥于雅俗之分,只求心境的宁静。
最后两句“千载蒙庄叟,相看意独亲”,以庄子自比,表达了翁对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与这种理想境界的深深亲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赞美。
汉业中微炎祚衰,四海奸豪窃神器。
南阳龙虎方斗争,赤伏真人正天位。
先生高隐来富春,耕耒青山自如意。
一竿渔钓乐幽深,七里溪光弄苍翠。
朝中天子思故人,物色寰中引其类。
先生独步衣羊裘,咳唾浮云轻富贵。
足加帝腹傍无人,星动天文失躔次。
卓哉光武真圣君,终使狂奴毕高志。
云台千尺尽功臣,谁肯回顾钓台地。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太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旋开铁锁粲星桥。
快灯市、客相邀。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
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
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