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冬道中》
《初冬道中》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0)
注释
潦退:水势退去,形容水面平静。
蛟螭:古代神话中的水怪,这里泛指水中生物。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西山赤:形容夕阳照耀下的西山呈现红色。
蓬蒿:野生的杂草,常用来象征贫瘠或荒凉。
青萍:一种浮萍,这里代指青翠的植物。
马踏西风:骑马奔驰在西风中,形象生动。
翻译
水势退去,蛟龙螭魅也无法逃脱,溪水潭底清澈得连秋天的毫毛都能看见。
太阳即将降霜,西山被染成红色,天气逐渐转凉,天空向北方的极限延伸。
最美的景色只有竹子和松柏,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孤独的草丛蓬蒿。
感慨时事,抚摸着青萍叹息,骑马在西风中,心中充满豪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潦退蛟螭不可逃",通过积水退去,暗示季节转换,蛟螭(神话中的水怪)难以隐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冬季的到来。接下来的"溪潭清澈见秋毫",写出了溪流潭水在寒冷中清澈见底,细节描绘细腻。

"欲霜日射西山赤",描述了夕阳余晖映照下,西山呈现出一片赤红,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渐冷天腾北极高",进一步强调天气转凉,天空高远,寒意渐浓。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诗人赞赏竹柏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翠绿,展现出坚韧之美,而蓬蒿则象征着生命力顽强的草木。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屈品格的赞美。

最后两句"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时光易逝,抚摸青萍(一种水草),心中涌起淡淡的哀愁。然而,骑马西行,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自己的豪情,又充满自信和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落日

落日桥明水,烟斜垣绕村。

笕泉鱼养子,樊棘竹生孙。

蝌蚪古文字,鹧鸪人语言。

仙翁蕨薇共,聊复且清樽。

(0)

丙辰岁起

雪意苏寒瘴,云阴失夕阳。

微官远兄弟,愁鬓入风霜。

故国梅花梦,新年竹叶觞。

不眠应守岁,灯影隔邻墙。

(0)

岁晚

岁晚仍为客,朝晴故作阴。

雨花添浪白,云树隐江深。

留滞宁吾土,艰危独此心。

一瓢终藉汝,投老遂追寻。

(0)

勉友人归庐陵

云深雨黑山潦浑,于菟嘷风吹野昏。

短衣蹀躞面黧黝,欲指石鼓穷湘源。

祝融峰高九万尺,五更三点看日出。

何如矮屋一星灯,宇宙千年书四壁。

啼鹃催客槐自黄,江滨蟹舍鱼虾香。

古来贫者士之常,白鹭洲前春草长。

(0)

己酉客淮

烽燧春尤急,人才叹寂寥。

恨无黄石略,难致碧幢招。

守堑宵仍甲,防城晓未桥。

又传经一雪,残哨亦萧萧。

(0)

出元符宫逢雨

水流黄叶意无穷,倚栋星开牛斗宫。

风入古松添急雨,暮程还过秣陵东。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