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昌怀古十咏·其一南楼》
《武昌怀古十咏·其一南楼》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凭暖朱栏醉已酥,楼前眼缬望中疏。

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

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

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芦花秋满湖。

(0)
注释
暖:温暖。
朱栏:红色的栏杆。
眼缬:模糊的视线。
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一带。
淮岸:淮河岸边。
薄暮:傍晚。
鸦翻:乌鸦翻飞。
庾亮:东晋名臣,此处借其形象表达情感。
芦花:秋季开花的芦苇。
秋满湖:秋天的湖面充满秋意。
翻译
倚着温暖的朱红栏杆已经微醺,楼前的视线穿过稀疏的云雾。
汉阳的草木在眼中显得矮小,淮河岸边的渔家几乎难以察觉。
傍晚时分,乌鸦像墨点般翻飞,晴朗天空中的大雁像书写在天边的诗行。
庾亮多情,他的吟诵声似乎飘向远方,湖面上的芦花随风摇曳,秋意正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懒懒情调的江南水乡图。开篇“凭暖朱栏醉已酥,楼前眼缬望中疏”写出了诗人在温暖的阳光下倚靠着红色的栏杆饮酒至酣醉,目光模糊地向远处眺望,但看到的景物却又显得稀疏。接下来“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则是描绘了汉阳城外的草木不高,淮河岸边渔家的生活平淡而没有过多的欲望。

中间两句“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形象地将晚霞中的乌鸦比作在天空中飞舞的笔触,将清澈的云端与飘逸的雁队相提并论,如同写字一般自如。

末了“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芦花秋满湖”则是诗人表达对古代文学家庾信(庾信又名庾亮)的怀念之情。庾信擅长咏叹古迹,诗中写他“吟魂远”,意指他的诗词能将人的思绪带向遥远的地方。最后一句则是描写秋风吹过芦花,使湖面上满布着秋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人怀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次韵超然洞山二首·其二

油然无定似云闲,今在江南尽处山。

肤寸顾吾真可度,奇峰如子未容攀。

(0)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五

一切女人皆障道,十分厚味最伤生。

登床未敢期穿屦,见慢须防起现行。

(0)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六

此法从来妙莫穷,何须痴坐学观空。

劈开结角罗纹处,摄入圆伊三点中。

(0)

合妙斋二首·其二

未饶拄杖挑山衲,差胜袈裟裹草鞋。

吹面谷风冲虎过,归来松雨撼空斋。

(0)

读古德传八首·其五

瘦行清坐老垂垂,栗色伽梨取次披。

岩壑形骸虽可画,烟霞痼疾不须医。

(0)

愿监寺自长沙游清修依元禅师兴发复入城余口占四首赠之·其一

过江问大沩路,失脚到小庐山。

惭愧没个虏子,满堂都是乡关。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