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
《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

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

当比瑞金嚚讼后,要移风俗拟如何。

(0)
注释
双阙:皇宫的两个门楼。
鸣珂:马车铃声。
出宰:出任地方官。
南城:指某个南方的城市。
存心:内心坚守。
钳口:沉默不语。
善人歌:赞美善良的人。
英辞:杰出的文辞。
鈋:破旧,这里指财物耗尽。
瑞金:地名,可能指历史上某个时期。
嚚讼:混乱的诉讼,形容社会纠纷。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翻译
近年来京城官员偶尔出行,南城任职官员众多。
秉持公正之道,让恶人沉默,善人得赞歌。
登高吟诗,才华横溢,归来时囊中空空无物。
比起瑞金时期纷争后的平静,希望能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风俗的关注。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

这里描绘了一种繁华与忙碌的景象,双阙指的是官署的大门,鸣珂是古代官员佩戴的玉珮,用以表示身份和地位。"出宰"意味着官员频繁更迭,而"南城户数多"则显示了城市生活的热闹。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便是在复杂的人世间,也能保持一颗正直之心,并且这种正义和善良会得到彰显。"古道"指的是古代的美好风尚,"存心"是保持真诚之心,而"公道显"则意味着正义公开明了。相对地,"恶人钳口"暗示坏人的嘴巴被堵住,不能再散布邪恶,而"善人歌"则是好人能够高声歌唱。

"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

诗中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处,创作佳作的情景,"英辞"指的是优美的文字,而"旧物鈋"则是诗人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之情。

"当比瑞金嚚讼后,要移风俗拟如何。"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社会风尚的期望,希望能像比喻中的美好事物一样,通过文学和艺术来影响和改善社会风气,"要移"意味着需要改变,"拟如何"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他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世间种种现象的点滴,李觏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作为文化人士应当承担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九月二日发舟快阁下

开船风打头,举棹水分流。

到处皆成客,今年未识秋。

意哀吟蟋蟀,声苦乱飕飗。

拊枕仍推枕,谁知梦觉优。

(0)

题曾幼度诗集后二首·其一

江南山水尽宜诗,几欲经营竟不奇。

不料此编能到手,意曾关处辄能知。

(0)

简徐季益·其七

故人索我近题诗,何处如今更有之。

十载未论前日梦,一枝还动昔人思。

(0)

曾裘父寄二绝并呈审知一再次韵前以寄曾后寄审知四首·其二

纷纷竞说杜陵翁,此老真能数百容。

我亦几同叶公好,骇然今日见真龙。

(0)

智门寺后梅开丛竹间斯远举坡公春来幽谷之句因成二绝·其二

朋游落寞每形悲,喜甚归来慰所思。

况在水滨山崦里,两筇相对索梅诗。

(0)

喜雨投詹信州口号六首·其五

使君笑别赤城仙,来结山中大士缘。

仙佛将何佐佳政,但当惠我以丰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