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乙卯中秋》
《一剪梅.乙卯中秋》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人生能有几中秋。人自多愁,月又何愁。

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怜综迹等萍浮。去岁荆州,今岁渝州。

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中秋》。诗人通过对月亮和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孤独与愁绪。

“人生能有几中秋”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是有限的,而中秋节作为一年中最为圆满和温馨的时刻,尤其引人深思。紧接着,“人自多愁,月又何愁”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受到人类普遍的情感困扰,同时也在月亮面前体会到它似乎也有所忧愁。

“老娥今夜为谁羞”一句中,“老娥”指的是月亮之神,传说中的嫦娥。诗人设想这位古代美女今夜是否也为人间的孤独和寂寞感到羞愧。随后“云意悠悠,雨意悠悠”则描绘出一种模糊而又深远的情感氛围,这是对月亮下自然界中景象的细腻描摹。

最后,“自怜综迹等萍浮。去岁荆州,今岁渝州。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命轨迹的同情,也感叹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他提到去年在荆州,现在在渝州,这种流动不定的生活状态,让他感到孤独和无依。最后,他呼唤着“可人谁与共斯楼”,表达了对能够共同分享这一刻静谧时光的伙伴的渴望,而“归去休休,睡去休休”则是对那份渴望的一种自我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节这一特定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孤独和月亮的情感联想,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四贵竹斥贺

文本位中书,责重有忧色。

敏中除仆射,门阑悄无客。

贵阳得中丞,迎贺纷如织。

公心不为乐,一见尽麾斥。

古道幸斯存,非徒耐官职。

(0)

畅情

花无长在树,人无长在世。

有花须当赏,有酒须当醉。

秋霜上鬓来,春风吹不去。

(0)

宝林寺六景·其六掷锡峰

曹山万屻翠巃嵷,再进竿头路可通。

昔日隐峰何处去,空留一锡白云中。

(0)

石马

隔江石马嘶,居人事鼓鼙。

华山休汗血,秋草没霜蹄。

(0)

菱角

苇渡凌波,囊锥脱颖。净尽锋芒,具见体性。

(0)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其三

人生七十古来稀,抛掷流光与愿违。

短昼未能忘菌枕,长年不觉有柴扉。

城中好友将閒赠,江上虚舟载梦归。

君自不来予不往,东风随地见芳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