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
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
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
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
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
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东林方丈室周围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以“东林方丈室”为背景,点明了地点,随后以“日出何曈曈”描绘了日出时的辉煌景象,用“曈曈”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太阳初升时的光芒四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周围的树木和天空。通过“晓潜变”描绘了树木在晨光中的微妙变化,而“云晴天欲空”则展现了云层逐渐散去,天空变得清澈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看花已成色”表达了对花朵绽放的欣赏,而“闻鸟亦因风”则通过听觉的角度,展现了风吹过时鸟儿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最后,“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两句,诗人由自然界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哲理。他感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人的心灵也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探索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这两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东林方丈室周围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