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
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
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
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
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
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
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
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
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与一位客人的深厚情谊。开篇“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志趣相投的情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则透露出一种不顾世俗眼光、只愿沉浸于友情之中的豪放态度。
诗人通过“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自比,表明自己不是轻浮的追求者,也不是寻常可得的才子,更凸显出他与众不同的品格。接着“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则流露出一种强烈的离别哀愁和愿望随友人远去却又身不由己的无奈。
最后,“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刻理解和感激,认为这份情谊是难以回报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借用,如“石报”、“孤竹”、“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也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坚定。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高洁情操,还通过对友情的深刻抒写,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