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尧庙》,通过对尧帝的崇敬和对历史功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尊崇以及对社会和谐、丰年的期盼。首句“千古如天日”比喻尧帝的英明犹如永恒的太阳,接下来的“巍巍与善功”则强调了他伟大的功德。诗人提及大禹治水和舜帝带来丰沛的薰风,象征着尧帝的德政使得百姓安宁,江海生灵得以繁衍,天地间呈现出秩序和和谐。
“乾坤揖让中”描绘出尧帝在天地之间的崇高地位,而“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则表达了普通民众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尧帝无意识的感恩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范仲淹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东路归何及,南柯梦忽醒。
居然鸣挽铎,都未制斋铃。
官已题华表,名空录御屏。
遥知泉下意,犹待竹溪铭。
不识监州面,闻名似旧知。
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时。
昔作大苏客,今观小谢诗。
西风丹旐过,一为士林悲。
□□藁砧死,先畴自垦耕。
双飞鸾影拆,独力燕巢成。
教子鄹人母,持家寡妇清。
今无彤史笔,犹幸有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