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全文
唐 / 曹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yànshàngyǒu怀huáizhī
táng / cáo

huāmǎnliúshēngzàishuǐlóu

jīnguǎnchángrénjìnzuìzānēnzhòngshēngchóu

luóruònánféngtóngshùxīngǎnqiū

guàidānghuānquèchóuchàngquánjiāshàngzhōu

注释
荻花:一种植物,秋季开花,白色或淡黄色。
芦叶:芦苇的叶子。
笙歌:笙和歌声,泛指音乐和娱乐活动。
水楼:建在水边的楼阁。
金管:金色的笛子,代指乐器。
玉簪:贵重的发饰,象征尊贵或深情。
生愁:增添忧愁。
女萝:一种寄生植物,象征柔弱无力。
桐树:象征孤独和坚韧。
感秋:对秋天的敏感和哀愁。
当欢:正当欢乐的时候。
惆怅:内心忧郁、失落。
五湖舟:泛指江湖,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溪水中满是荻花和芦叶,水楼上飘荡着笙歌声乐。
悠扬的笛声中,人们都沉醉了,只有我因玉簪之恩而独自忧愁。
藤萝虽弱小难以扎根大地,梧桐孤独的心容易在秋天感伤。
别怪我在这欢乐时刻却满怀惆怅,全家人都想乘船离去隐居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图。开篇两句“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通过对荻花和芦叶覆盖的溪流以及水上乐声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借助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他对于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则转入宴席之上,人们在美妙的乐声中尽情欢饮,但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深沉的忧愁。这里的“金管”和“玉簪”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更暗示着高贵和纯洁的情感。

后两句“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形容,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内心独自承受的寂寞。女萝和桐树在这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出行的期待。尽管宴席上的快乐难以持久,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够携带全家的温情,乘船游历五湖,寻找心中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友情怀念。

作者介绍
曹邺

曹邺
朝代:唐   字:业之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生辰:约816~875

曹邺(816~?),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猜你喜欢

梳头见白发

未老先斑岂自由,可怜蒲柳易惊秋。

不缘迁染应非俗,若有梯媒必是愁。

老虱纵嫌相间别,素丝何害共风流。

尘劳兴味吾谙尽,肯似豪人讳白头。

(0)

次韵济道见寄·其一

君作王官效众儒,尚逢廊庙有为初。

尘中白日虽牵逼,笔下清风肯破除。

欲去定成贤者隐,未归尝与俗流疏。

人生到处随荣愿,何必江湖胜漆沮。

(0)

日日

日日听铙鼓,坊衢送死频。

岂能悲此事,争愿作归人。

邑屋儿孙众,山坟草树新。

去来应迭代,渠独泪沾巾。

(0)

教学叹

卑卑穷生无令图,偶开浊眼窥字书。

村田子弟念笔札,邀请禀访同师儒。

远防斗讼习诡讦,近就财利评侵渔。

行身便事世所幸,先王教道徒迂疏。

君不见官家设庠校,俊士罗冠裾。

亦工细丽苟荣禄,谁复高远稽坟谟。

本期教学敦风俗,今如附子充饥腹。

(0)

麻姑山诗.至瀑布崖前

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

止车问樵夫,知是飞瀑鸣。

下步入幽径,萧然觅澎渹。

仰看百尺崖,倒泻霜雪明。

乍近骨肉健,久留毛发惊。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

六月地赤渴,平川露乾汀。

此源一何长,奔注常淫盈。

利泽固不浅,邦人昧嗟矜。

徒闻晏豫时,相与怜凄清。

(0)

初旸谷

山岚郁苍苍,溪水流浩浩。

纷然世上人,换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

阳崖射朝曦,先见扶桑晓。

谁能餐九华,颜色端使好。

仙翁蝉蜕去,遗迹不可考。

我来惬登临,幽事费寻讨。

悲啸闻涧猿,啁哳听啼鸟。

平生愤懑臆,到此始一扫。

行将袖手版,汗漫游八表。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