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梳头见白发》
《梳头见白发》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未老先斑岂自由,可怜蒲柳易惊秋。

不缘迁染应非俗,若有梯媒必是愁。

老虱纵嫌相间别,素丝何害共风流。

尘劳兴味吾谙尽,肯似豪人讳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梳头见白发》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通过对白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兴味的深刻理解。

首联“未老先斑岂自由,可怜蒲柳易惊秋”,以“未老先斑”和“蒲柳易惊秋”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景象。蒲柳,即水杨柳,古人常以之比喻生命力脆弱、易受季节影响的事物,这里借以形容人的生命如同蒲柳,容易受到时间的侵袭而显出衰老之态。诗人感叹,还未到老年就已经出现了白发,这并非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令人惋惜。

颔联“不缘迁染应非俗,若有梯媒必是愁”,进一步探讨了白发生长的原因。诗人认为,如果白发不是因为某种外在因素(如迁徙、染色)造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一种世俗的标志;如果有某种途径或媒介能够改变这一现状,那必然会引起内心的忧虑。这里既是对白发成因的思考,也是对生活变化无常的一种感慨。

颈联“老虱纵嫌相间别,素丝何害共风流”,通过对比老虱与素丝,表达了诗人对白发的态度。老虱虽嫌白发与自己相间,但白发与素丝(即黑发)共同存在,并不妨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美感。这里暗含着对白发的接纳和欣赏,认为白发与黑发可以和谐共存,不必过分忧虑或排斥。

尾联“尘劳兴味吾谙尽,肯似豪人讳白头”,诗人总结道,自己已经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艰辛和乐趣,对于白发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或羞耻,反而可能更加坦然面对。他不愿意像那些自视甚高的豪杰那样,刻意掩饰自己的衰老,而是愿意接受自然赋予的每一个阶段,包括白发带来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衰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既有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麻将军南柱之松潘元戎将军在潮曾擒斩倭将濒行又忽闻制台念将军母老为改粤西尚在需命诗中及之

迁客新弹上将冠,鲸波久已缚呼韩。

登坛喜觉长安近,叱驭宁辞蜀道难。

旌旆星悬三峡动,岷峨雪霁万山寒。

多君恋母情无限,铜柱声闻指顾看。

(0)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举网澄潭下,凭阑看得鱼。

谁将从事酒,一问子云庐。

水白沙鸥净,天空木叶疏。

中秋今夜月,尔我独踌躇。

(0)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

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0)

偈二首答梅中丞·其二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

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0)

点绛唇.夹竹桃

暖梦娇酣,绛云簇簇窥帘笑。

靓妆沈悄,新与蝉声绕。鼓舞春心,更缀琼多少。

供凭吊。闹红飘老。人面分残照。

(0)

高阳台.天涯岁暮风雪萧然,浅醉沈吟,惘然有作

依枕新酲,明檐薄雪,隔帘鸦噪黄昏。

听罢风声,相怜砌玉阶银。

岁残略动芳菲意,怕愁人枯梦难春。

向梁园阁笔低徊,未赋先颦。

飘零应怨天心误,便不亏凝曜,已落缁尘。

依据都无,风华一霎难真。

明朝莫便潺湲去,怯高楼听雨悽魂。

负清宵相伴凉蟾,谁共呼尊。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