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十四首·其三》
《偈颂十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若得桥行心亦行,莫教孤负见贫僧。

不因通济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偈颂十四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感悟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首句“若得桥行心亦行”,形象地比喻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动的同步,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行为的合一。接着,“莫教孤负见贫僧”表达了对遇见贫困僧人的珍视,暗示了对他人的慈悲与尊重。

后两句“不因通济何如此,暗室千年忽遇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济"可能指的是帮助他人或佛法上的开示,"暗室"则象征着困境或内心的黑暗。诗人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帮助和启发他人,那么即使身处困境,遇见佛法之光(灯)也显得格外珍贵。整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和智慧,照亮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漫兴六首·其六

满蓑风雨楚江天,钓得鲈鱼不卖钱。

十里溪桥趁归路,酒垆茅屋背花眠。

(0)

游武夷二首·其一

武夷宫前九曲溪,好峰多在夕阳西。

仙人飞度无行径,过客跻攀有杖藜。

草树阴阴连碧落,风烟袅袅引丹梯。

相传亦是秦人隐,何必桃源路始迷。

(0)

重登子陵客星亭望钓台二首·其二

烟霞冉冉去还迷,紫翠重重高复低。

双柱插天擎日月,一溪流水隔东西。

骚人道路频回首,客子光阴觅旧题。

怅望高风千仞外,敢将容易事攀跻。

(0)

乙酉岁除

细雨催春岁又除,县城灯火接郊墟。

百年到我强过半,万事于人总不如。

弊齿病深抛酒盏,安心法在卜山居。

东风若问新消息,多上蒲团少著书。

(0)

八日雪中自海子东过朝天宫习仪

今日自誇银海过,古来空羡雪溪游。

连天紫气迷金殿,绕郭青山尽白头。

高处寒多浑可奈,望中人远不胜愁。

一年长至须成庆,重试鸡人拜冕旒。

(0)

江上载疾送严介溪太史

风风雨雨度江来,此岁登临第一回。

五月葛衣犹未著,几群鸥鸟莫相猜。

催农已尽黄梅节,送客须传绿蚁杯。

南去舵楼波浪阔,望君真是济川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