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睡起》
《午睡起》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永昼能不倦,亭午思小睡。

竹床热如晒,展转竟无寐。

起来搔白首,百匝绕檐际。

政当眊氉中,忽有一奇事。

一风北户来,穿度南窗外。

窗外蕙初花,披拂动香气。

老夫得一凉,洒然有生意。

来日当此时,未知复何似。

(0)
注释
永昼:整日。
倦:疲倦。
亭午:正午。
小睡:短暂休息。
竹床:竹制床。
晒:晒太阳。
展转:翻来覆去。
寐:入睡。
白首:斑白的头发。
檐际:屋檐边。
眊氉:困倦。
奇事:奇异之事。
北户:北面的窗户。
穿度:穿过。
南窗:南面的窗户。
蕙初花:蕙草初开的花朵。
洒然:清爽的样子。
生意:生机。
来日:明日。
复何似:会是如何。
翻译
整日忙碌不觉疲倦,正午时分却想小憩。
躺在竹床上如同晒太阳,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起身抚摸着斑白的头发,绕着屋檐走了一圈又一圈。
正当困倦难耐之际,忽然发生了奇异的事情。
一阵北风吹过敞开的门,穿过南窗户外。
窗外蕙草刚刚开花,香气随风轻轻摇曳。
我感受到一丝清凉,顿时精神焕发充满生机。
明日此刻,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午后小憩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永昼能不倦”开篇,表明炎热的午后即使是老人也不免想要小睡一会儿,然而在炎热的竹床上却难以入寐。

接下来,“起来搔白首,百匝绕檐际”写出了老人的动作和室内环境,其中“搔白首”显示了老年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而“百匝绕檐际”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政当眊氉中,忽有一奇事”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新奇和惊喜。紧接着,“一风北户来,穿度南窗外”写出了微风从北窗进入,穿过房内,再从南窗吹出,这样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窗外蕙初花,披拂动香气”则是对室外景致的细腻刻画,诗人捕捉到了刚绽放的花朵和它们散发出的清新香气。

在最后两句,“老夫得一凉,洒然有生意。来日当此时,未知复何似”中,诗人通过微风带来的凉意,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然态度。这样的结尾充满了哲理和深邃。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老人在夏日午后的生活图景,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一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

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

也如鹦鹉前头意,云树无言但泪浪。

(0)

送王斗坪同年之榆林

吹笛山楼秋月清,故人匹马向边城。

木兰东去瞻天近,莫作寻常出塞声。

(0)

丁巳夏日送石琴北上感赋·其一

兵气连凶岁,惊心六月寒。

天戈频挫衅,国步太艰难。

东鲁儒宗大,南天雁影单。

铜驼荆棘泪,忍与尔同看。

(0)

避寇由甘泉公道桥至东台

镫火湖干别有天,风声鹤唳总茫然。

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

每到穷途思致命,绝无长策且愁眠。

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

(0)

诸翟访梅花源遗址

何处春风千万枝,仙源曾许外人知。

著书元翰心多苦,爱客天庸志更奇。

流水澹成高隐迹,好花开到盛明时。

荒榛日暮闻啼鸟,曳杖重来感鬓丝。

(0)

二公诗.湖北巡抚胡文忠公林翼

晏靡足殄身,窳惰足陨名。

日处积顺中,黯然蹙天心。

荆襄二百年,习俗酣嬉成。

朅频示大罚,原野皆荆蓁。

堂堂中丞公,振起湘川滨。

出守一再还,利病洞若神。

及来作镇抚,彫攰丛污陈。

慨然作教条,钜细规员程。

手开农货源,俾民奠其生。

杜塞衣食流,俾民完其真。

吏皆知首公,政乃臻大醇。

时艰不敢康,武备娴修明。

寇慑皆远飏,红筹急旁邻。

龙山传大捷,国愤沈年伸。

至今破竹功,累复数大城。

黔黎幸渐苏,皆出公精诚。

匑匑蹇臣节,奄忽归千春。

同时诵遗章,朝野哭失声。

作歌示百寮,谁得如公勤。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