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
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
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的《偈二首答梅中丞》中的第二首。李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财富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 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提醒人们不要自夸家中富有。在李贽看来,过分追求物质财富不仅会让人变得虚伪,还会扭曲人性的本质,使人心生贪欲,丧失真我。
接着,“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即便家中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难以满足内心的空虚。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并非来源于物质的积累,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财富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李贽以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对当时社会的物质主义倾向提出了质疑,倡导了一种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
十年湖海上,此日值梅兄。
一见才倾盖,相逢又问程。
新编联画卷,清话入诗评。
从此云山别,因风时寄声。
昔游虎邱山,满天饱风雪。
毡帽骑款段,瘦岭衰草歇。
下马独支筇,十步八九蹶。
石路古木僵,铁花露土骨。
生公何在许,空堂挂明月。
衲僧九十馀,持戒常精洁。
讲经石点头,奇哉广长舌。
我来欲参请,云无法可说。
有井无辘轳,归去心如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