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作王官效众儒,尚逢廊庙有为初。
尘中白日虽牵逼,笔下清风肯破除。
欲去定成贤者隐,未归尝与俗流疏。
人生到处随荣愿,何必江湖胜漆沮。
君作王官效众儒,尚逢廊庙有为初。
尘中白日虽牵逼,笔下清风肯破除。
欲去定成贤者隐,未归尝与俗流疏。
人生到处随荣愿,何必江湖胜漆沮。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名为《次韵济道见寄(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君作王官效众儒”,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效仿众多儒士的朝廷官员。接着,“尚逢廊庙有为初”一句,暗示了他初入官场时的雄心壮志和积极作为。
“尘中白日虽牵逼”描绘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压力,但紧接着的“笔下清风肯破除”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繁忙中也不忘保持内心的清正和高洁,以清风自喻,表达了他对廉洁自律的坚持。
“欲去定成贤者隐,未归尝与俗流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疏离感。他渴望像贤者一样远离尘嚣,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又未完全割舍与世俗的联系,显示出一种矛盾而又复杂的情感状态。
最后,“人生到处随荣愿,何必江湖胜漆沮”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追求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生活方式,江湖与漆沮(古代地名,常用来指偏远之地)的美,不在于形式上的差异,而在于个人内心的满足与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与个性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场与隐逸之间的拉扯,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世界。
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耳中无俗听,眼底有闲誇。
迸笋过幽草,吹香到别家。
吾怀方自得,切莫问生涯。
亭栏下望汉江水,净绿无风写镜明。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杵动时归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