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
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
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中的盛大场景,前殿群臣聚集,后宫深邃而宏伟。诗人通过"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威仪,车驾从金色阶梯而出,皇宫大门敞开迎接。接下来,诗人以西汉人物东方朔和扬雄为例,暗示了官员们对皇帝才华的认可,而不只是关注其物质享受。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暗指皇帝的智慧和文采,即使有如东方朔般的机智和扬雄般的学识,也未被过分提及。最后,诗人感慨群臣期待皇帝恩宠,但真正能得到接近和赏识的,只有那些像自己一样默默吟咏诗文的人,流露出一种清高孤寂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宫迎驾场景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皇帝才情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许,同时也揭示了官场中人情冷暖的现实。梅尧臣的诗风质朴,情感深沉,此诗体现了他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