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
应从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
对玉山人今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
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
应从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
对玉山人今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
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菊花和萸囊的古老传说以及历史上汉武帝横渡汾水和刘备戏马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展现了时间流转和历史变迁的宏大景象。同时,诗人提到自己与友人定国在十五年前曾于九日黄楼之会相聚,而今再次相遇于宋地,感慨之间的忧乐难以言表。
诗中还透露出定国修道有所成就,心境淡泊,百念俱灰,而苏轼自己则是颜面益壮,身躯却已衰弱多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超脱的历史感和深远的哲理,也流露出他对友情、时光、生命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体会。
从艺术性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融合了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内涵,是苏轼词风之一。
每忆眠云处,当檐列翠屏。
有时聊极目,尽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悬图恨忽醒。
数峰秋欲活,虚籁夜重听。
地镇三吴远,天连万古青。
几人曾得道,是草即通灵。
松鹤闲窥鼎,龛僧闇诵经。
终须卜长往,回首谢明庭。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
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
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
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
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
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
想姮娥、情郎如旧,也须知我贪欢。
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
月有重圆,人谁长健,一回相见一回难。
王夫子,看君风度,何不早弹冠。
莫学我,年年对月,扶病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