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岁仙舟见往还,半因承宠半承颜。
闻钟肯动枫林色,曳佩犹连棘寺班。
凉入客楼秋梦远,舞馀吟膝夜庭閒。
庐州新槁难频得,极目淮南两岸山。
隔岁仙舟见往还,半因承宠半承颜。
闻钟肯动枫林色,曳佩犹连棘寺班。
凉入客楼秋梦远,舞馀吟膝夜庭閒。
庐州新槁难频得,极目淮南两岸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马汝砺归乡的深情送别。首联“隔岁仙舟见往还,半因承宠半承颜”中,“仙舟”寓意高雅,暗示了友人马汝砺的不凡身份或才华。“往还”则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流转,以及友情的深厚。接下来的“承宠”和“承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与宠爱,也暗含了对友人容貌的赞美。
颔联“闻钟肯动枫林色,曳佩犹连棘寺班”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通过“闻钟”引发对枫林色彩的联想,同时“曳佩”与“棘寺班”的连接,不仅展现了友人归途中的仪态,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
颈联“凉入客楼秋梦远,舞馀吟膝夜庭閒”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途中所感受到的季节变换与内心情感的变化。凉意侵入客楼,仿佛将友人的思绪带向远方的梦境;而夜晚庭院的悠闲,则是归家后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尾联“庐州新槁难频得,极目淮南两岸山”以庐州的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感慨与期待。庐州的新景虽好,却难以频繁得见,这既是对友人归乡的祝福,也是对两人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友人归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
山辉知玉韫,渊静识龙居。
古邑名贤里,膺门幸到予。
开堂瞻剑履,登阁览清虚。
积翠罗千嶂,分流贯二渠。
夕云生画障,春水动鸥鱼。
庭爱森琼树,门看拥驷车。
玉床留贮笏,丹壁会藏书。
直道中朝仰,高名北斗如。
凤凰需宠诏,萝月卧林庐。
理惬心弥逸,神閒体自舒。
萍游奉佳论,临别意踌躇。
日入炎暑消,松际月初起。
清露滴兰芽,幽香散筵几。
浮云淡所之,天容净如洗。
披襟临凉飙,对之洒然喜。
群动渐无声,草虫鸣不已。
岂必出郊坰,已觉忘尘市。
荣华世所希,贫贱亦应尔。
役役空劳生,盈虚有定理。
即此明月光,阴晴亦难恃。
况在天之涯,相对我与子。
与子且徜徉,勿为境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