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三》
《点绛唇·其三》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麝团菰黍。

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

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点绛唇·其三》。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闲适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开篇“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描绘出一个温馨宁静的室内环境,其中“萱草”和“榴花”都是常见的园林植物,它们在这里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画堂”指的是装饰着壁画的厅堂,可能是书房或是休憩之所,“永昼风清暑”则表达了夏日午后的凉爽和舒适。

接下来“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这里涉及到饮食方面。“麝团”可能指的是一种用麝香调味的美味食品,“菰黍”则是指水芹菜或其他类似的蔬菜。而“助泛菖蒲醑”中,“泛”意为加入,而“菖蒲”是一种草药,常用于烹饪;“醑”即酒,可能是在这里描述一种带有草本香气的美酒。

下一句“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则转向了超自然和仪式感。其中“兵辟”意指驱邪避凶,“神符”是古代用以驱鬼避邪或祈福求寿的桃木或玉制品,“续同心缕”则表达了一种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的愿望。

最后,词人写道“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这里展现出一种庆典和团聚的氛围。“宜欢聚”直接表达了应该快乐地相聚,“绮筵歌舞”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席或节日庆典,人们在华丽的坐垫上载歌载舞。而“岁岁酬端午”则是指每到端午节时,都要举行这样的欢聚和祝酒活动。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饮食、仪式以及社交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与享受。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火凤词二首

歌声扇后出,妆影镜中轻。
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障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
影出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娇颦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自有横陈会,应怜秋夜长。

(0)

金陵一本同下题作二首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
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
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
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0)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0)

歌一作凉州行

谁唱关西曲,寂寞夜景深。
一声长在耳,万恨重经心。
调古清风起,曲终凉月沉。
却应筵上客,未必是知音。

(0)

宫池产瑞莲帖经日试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
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
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
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0)

远闻本郡行春到旧山二首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
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
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
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