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十) 樵歌》。诗中表现了对古老乐曲的怀念之情以及诗人与樵夫交流的情景。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这里,诗人通过"此曲"开篇,指的是一种久远的、未曾有人演奏过的古老乐声。"由来无管奏"进一步强调了这首曲子之古老,似乎存在于传说中而非现实生活之中。接着,"多云采樵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乐音的向往和寻求,而"或说林泉候"则是对这种乐声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推测,或许在山林之间有着这样的美妙声音等待被发现。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后半部分的"一唱凝闲云"描绘了当樵夫高声歌唱时,天空中的云彩似乎都凝聚而成,仿佛能听到那悠扬之音。"再谣悲顾兽"则是诗人对这种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反应,或许在大自然中连野兽也会因这悲凉的曲调而驻足凝视。最后两句"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古乐的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那些不懂得欣赏高雅艺术、只会用粗俗言语批评的庸俗之人的轻蔑。
整首诗通过樵夫与自然界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老文化和音乐传承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真正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美好事物者的尊崇。
幻化无穷,天巧难觑。诸香妙华,种种呈露。
都随春来,亦随春去。缤纷颠倒,与空同处。
此华希有,周流四序。雨风雾烟,盈虚朝暮。
以何因缘,其体坚固。无颜色染,无开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