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
侏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相国寺内举行道场活动时,信众在戏场中观赏戏剧的情景。“侏优”指的是戏中的角色或演员,而“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则表明戏剧中既有尊贵的角色,也有卑贱的角色,这些角色通过演出展现了社会上的种种等级差异。
诗人通过“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尽管戏中角色身份不同,但在观众眼中,他们都不过是戏中的角色,没有真实的情感牵涉,因此也就没有真正的喜怒哀乐。这种对待世间万象的平和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理解,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哲学思考。
乾坤利判阴阳位。朴散氤氲成器。
母怀子腹,儿因母产,杳冥分瑞。体化成纯粹。
廓神室、云收尘累。
现风清月朗,金童飞舞,傲嘉山,景奇异。
宴罢归来沉醉。到华胥,玉关犹闭。
劈开璧帐,主人邀我,密传祖意。
岂有三空,体显清净,圆明不二。
放纵横自在,无萦无系,与虚空类。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锦树屏山绕。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