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锦树屏山绕。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锦树屏山绕。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洞仙歌·述怀》描绘了一位道家修行者的心境。开篇“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直接表达了对道家清净无为生活方式的向往。接下来,“荣耀矜夸自无扰”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不为世俗名利所累。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描绘了诗人午后静心研读道家经典《道德经》的情景,显示出其对道学的深入探究。“闲弄丝桐一操”则以音乐自娱,进一步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秋光未老”转而描绘自然景色,用“锦树屏山绕”烘托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悠然自得,随意登山远望。“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象征着广阔的内心世界和澄澈的智慧境界。
最后,“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表达了诗人期待通过修炼达到仙道的境地,超越世俗,直奔仙境。“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理想中的归宿,充满了超脱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家思想为底蕴,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志向。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别墅苍梧,矗云际、龙鳞千尺。
凭水阁、风漪销暑,疏帘看弈。
尘拭琉璃罗翠盖,藻翻笭箵跳银鲫。
尽北窗、高枕对书眠,床头易。一室内,虚生白。
一庭外,苔成积。看鹤雏离褷,凫儿飞拍。
半幅蔚蓝天似绮,数茎吟断须如戟。
听月明、寥亮不胜寒,南楼笛。
环堵萧然,正潇洒、丰神自别。
荷锄倦、拥书万卷,不营三窟。
半亩笔耕东海粟,砚田卧采西山蕨。
对北窗、风物到羲皇,南楼月。寻幽胜,头忘栉。
徒慷慨,心如结。笑劳劳攘攘,长安车辙。
造父难追泛驾影,夸娥独许名缰撇。
拟此生、市隐杂鱼盐,藏身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