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这首《百字令·其一》是清代词人黄钧宰的作品,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风尘的老者,对过去身份的追溯和感慨。"龙门百尺"象征着过去的显赫地位,而"明堂清庙器"则暗示了曾经的才华和期望。词人自嘲为"萍踪浪迹",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运用了比喻,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比作破旧的锦缎中隐藏的真理,又如泉水深处的秘音,透露出词人的深藏不露和内心世界。"光气长腾掷"则形象地展现了词人不甘平庸,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我价值的渴望被理解。接下来,词人提到自己像古代的才子和仙吏,意气风发,想要弥补情感世界的遗憾,寻找创造天地的女娲遗石,显示出其宏大的理想和对理想的执着。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词人试图唤醒内心深处的痴龙魂魄,寓意着自我觉醒和追求超越。最后,词人希望在绿荫下与素心相伴,过着清晨到夜晚的简单生活,体现出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