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宝林塔》
《登宝林塔》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屹立浮图可摘星,吟边喜与客同登。

阑干六曲又六曲,梯级一层又一层。

极目江山无障碍,著身霄汉欲飞腾。

雁来疑是题名处,拂拭残碑问寺僧。

(0)
注释
屹立:高耸。
浮图:佛塔。
摘星:触碰星星。
吟边:吟诗之际。
客:客人。
阑干:栏杆。
六曲:曲折六次。
梯级:阶梯。
一层:一层层。
极目:远望。
无障碍:视野开阔。
著身:置身。
霄汉:天空。
雁来:大雁飞来。
题名处:刻名的地方。
拂拭:擦拭。
寺僧:寺庙里的僧人。
翻译
高塔直入云霄,仿佛能摘星辰,吟诗时我欢喜与友人一同攀登。
曲折的栏杆盘旋六重又六重,阶梯一层接着一层无尽延伸。
放眼望去,江山壮丽无障碍,身处云端仿佛要飞翔。
大雁飞过,我怀疑这是题名的地方,擦拭残破石碑询问寺中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宝林塔的壮观景象。首句"屹立浮图可摘星"形象地写出塔的高耸入云,仿佛可以触及星辰,展现了塔的雄伟气势。"吟边喜与客同登"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塔的欢愉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阑干六曲又六曲,梯级一层又一层"通过反复的数字,强调了塔阶的曲折盘旋,暗示了攀登的艰辛与乐趣。"极目江山无障碍"表达了诗人站在塔顶时视野开阔,江山美景尽收眼底的豪情。

最后一句"雁来疑是题名处,拂拭残碑问寺僧"以雁过引起对历史的遐想,想象古人可能在此题名留念,于是询问寺僧关于塔的历史和碑文的故事,增添了诗的韵味和历史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塔的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黄庚的诗风。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同内兄张逊侯昆仲游仙姑洞三首·其一

笋舆结队出郊坰,草色迷离一抹青。

最是春风多得意,依稀情景似兰亭。

(0)

由江津取径綦江途中杂咏八首·其二

初夏分秧过几朝,农歌起处又耘苗。

兴来看放秧田水,已没溪边旧板桥。

(0)

风雨

帘卷西窗昨夜风,浓云密布倏千重。

惊寒雁断秋声里,滴泪花翻暮雨中。

霜气暗催枫叶赤,乡心愁对腊灯红。

长安日近宜先霁,策马来朝类转蓬。

(0)

秦淮舟夜

丁字帘前问六朝,月明多处客吹箫。

就中大有何戡曲,付与秦淮咽暮潮。

(0)

惠山留宿瑨上人房

寺古门常掩,僧贫饭每迟。

石林刓米字,尘壁掩唐诗。

曲径松杉老,荒庭桔柚垂。

九龙山色好,相对一支颐。

(0)

自题松间挺立图

命遭坎坷怨途穷,故土飘零风雨中。

回首秦村同异域,馆甥胡埭岂飞蓬。

长松掩映欣繁衍,香草融和待郁葱。

未得雁行频聚首,衔杯一作主人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