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畅饮。万物熙熙花似锦。畅饮游春。
迷了从来多少人。儒流道士。几个能通天外志。
道士儒流。谁肯忘情言下休。
游春畅饮。万物熙熙花似锦。畅饮游春。
迷了从来多少人。儒流道士。几个能通天外志。
道士儒流。谁肯忘情言下休。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减字木兰花·一道士出示杜甫游春诗卷》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景的喜爱和对世事的感慨。"万物熙熙花似锦"形象地写出春天生机盎然,花朵繁盛如锦绣的美景,令人陶醉。然而,"迷了从来多少人"则暗示了这种美景容易让人沉迷,迷失自我,引出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儒流与道士,"儒流道士,几个能通天外志",指出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真正能洞悉天地之志的并不多见。"道士儒流"是对两种身份的并置,暗示两者都可能被世俗所困,难以超脱。最后,"谁肯忘情言下休"表达出一种无奈,即即使有志于超脱,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忘却尘世,停止言说,达到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借游春饮酒之事,揭示了人生的追求与困惑,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沈沈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