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古风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

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

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0)
翻译
中原地区天天纷乱,天地何时才能太平。
只有向西回归的心愿,遥挂在夕阳之外。
老朋友呈上奏章,这次离去是为了讨论利害关系。
大雁南飞过长江,我的行程与你背道而驰。
我因此想托你寄信远方,却不知向谁询问亲朋的消息。
这只会让海滨的人更加思念,连衣带都因相思而瘦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况,内心充满了忧虑与无奈。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回到平静生活的心情。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这段话中,诗人提到了朋友之间因为仕途和事业的考虑而不得不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隔离中人们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的情感描写。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景物描绘,展现了他对于国家的忧虑、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于亲人无尽的思念。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沉郁色彩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病疟新差仲退折梅一枝冒雪跨驴访我松下且赋诗一首次韵以谢腊月廿八日也

破雪折梅相料理,要将春信报新年。

独跨瘦驴披鹤氅,更于何处觅神仙。

(0)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二

空山岁晚足堪娱,残雪千峰水半湖。

明发临风想诸弟,共扶白发进屠苏。

(0)

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颍能知前辈心。

古驿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

(0)

蝗飞高

战士尸上虫,虫老生翅翼。

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

栉栉北方来,横遮遍天黑。

戍妇闻我言,色变气咽逆。

良人近战死,尸骸委砂砾。

昨夜魂梦归,白骑晓无迹。

因知天中蝗,乃是尸上物。

仰面久迎视,低头泪双滴。

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

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

(0)

劝鱼吟

一寒游鱼不可见,春暖游鱼初见面。

渊清人稀鱼可游,劝鱼切勿亲金钩。

(0)

游雁荡山.赠东庵约公

白发白髭须,僧年八十馀。

已成重阁在,别置一庵居。

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

小师南北去,近日各无书。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