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苦焦暑,一雨快披襟。
万绿烟生树,初弦月照琴。
当风人意定,移簟竹香深。
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
经旬苦焦暑,一雨快披襟。
万绿烟生树,初弦月照琴。
当风人意定,移簟竹香深。
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长时间的酷热后,终于迎来一场及时雨,带来清凉与舒爽的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感悟。
首句“经旬苦焦暑”直抒胸臆,表达了长时间忍受酷热之苦的无奈与烦躁。接着,“一雨快披襟”一句,以雨后清凉的快感,瞬间化解了之前的焦躁情绪,展现出雨后初晴的喜悦与轻松。
“万绿烟生树”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绿树在雨后的湿润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轻烟,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清新与活力。“初弦月照琴”,则将目光转向夜晚,月牙初现,月光洒在琴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当风人意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微风拂面,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爽,也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宁静平和。“移簟竹香深”,诗人将竹席移动到更舒适的位置,竹子特有的香气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追求。
最后,“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这凉爽的夜晚,诗人似乎理解了造物主的用心,即通过自然的变化,给予人们舒适与安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武夷仙人厌尘埃,金鞭白马飞崔嵬。
丹砂已就不可识,尚有瑶草分灵栽。
千花剪巧缀密露,秀色不待春风催。
东溪路入三千里,山如舞凤连翩来。
枪旗未动供采掇,垒鼓夜作空山雷。
苍虬绕圭龙护璧,面为铁石口琼瑰。
烹煎斗水出好事,珠璎玉字相萦回。
已嗟双井甘退步,况复日注真难侪。
我来窃食端为此,把玩一日三徘徊。
手?清泉吊陆子,底用浊酒穷欢咍。
头风快愈春睡散,老眼尚为群书开。
知君此游更不恶,坐有纤纤时捧杯。
才疏政拙愧能名,黄发犹欣见老成。
林壤固知聊自乐,门闾要是已堪旌。
持杯潋滟千眉耸,落笔纵横四坐惊。
笳鼓过君应一笑,平田两部足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