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
《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颍能知前辈心。

古驿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óngháihuángzhōutáohuāzhèn
sòng / ruì

yōuyōusuìyuèshēnguīláichéngguōkānxún

zàngfángbèixiānshīxùnyǐngnéngzhīqiánbèixīn

sāotáohuāláoyuǎnmèngzhēngliǔdòngxīnyín

qiūchángyǒunánfēiyànpínpínshǒu

翻译
身着礼服忆往昔,旧城遗迹已难觅。
遵循师训埋骨处,颍水边居住深知前贤意。
古道桃花唤起远方梦,旅途柳色激发新诗篇。
秋风中若见南飞雁,勿忘频频传递书信声。
注释
礼服:指古代的正式服装,表示对过去的怀念。
悠悠岁月:漫长的时光。
岂堪:怎能忍受,难以寻觅。
葬防:墓地,安葬之处。
先师训:老师的教诲。
居颍:住在颍水边。
前辈心:前辈们的智慧和情感。
古驿:古老的驿站。
劳远梦:唤醒远方的梦境。
新吟:新的诗歌创作。
傥:如果。
南飞雁:向南方迁徙的大雁。
频频:频繁地。
一寄音:传递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诗中表达了对从祖归乡的深深感慨和对他的关心。首句“礼服悠悠岁月深”,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漫长,暗示了从祖经历的沧桑。次句“归来城郭岂堪寻”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惊讶与无奈,暗示物是人非。

第三句“葬防不背先师训”,强调了遵循先人的教诲,体现了家族传统的重要。第四句“居颍能知前辈心”,则表达了对前辈们智慧和精神的敬仰,希望从祖能在新的居所中延续家族的精神。

“古驿桃花劳远梦”描绘了从祖归乡路上的景色,桃花象征着故乡的温馨和思念,而“征途柳色动新吟”则寓言了从祖在旅途中的新诗创作,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以南飞的大雁寄托对从祖的牵挂,希望他能时常通信,传达关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偶成二首·其二

春菊秋花毋久溷,粗茶淡饭且随缘。

除须甘旨供慈母,自合长斋绣佛前。

(0)

戏书·其二

软炊香饭杜陵老,烂煮葵羹玉局仙。

饱喜饥嗔吾未免,何当辟谷去求玄。

(0)

谢友人寄芡实·其一

芡盘新采辱分珍,远胜溪毛咏采蘋。

老去何心温软味,漫将空想调诗人。

(0)

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其五

华池同咽足延年,枵腹新来忽果然。

再遣金罂来入社,不妨朱袖镇当筵。

(0)

归途轿上口占

三尺苍头佩酒壶,篮舆稳度白毡铺。

凭谁为把无尘笔,画取先生看雪图。

(0)

和汉老弟秋夜有感·其二

西窗风露不禁秋,时数微萤几点流。

识字故应甘寂寞,著书初不为穷愁。

倦横如意方三鼓,渴饮门冬自一瓯。

喜报灯花知底事,玉虫连夜缀钗头。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