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菊秋花毋久溷,粗茶淡饭且随缘。
除须甘旨供慈母,自合长斋绣佛前。
春菊秋花毋久溷,粗茶淡饭且随缘。
除须甘旨供慈母,自合长斋绣佛前。
这首诗以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亲情的重视为主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首句“春菊秋花毋久溷”,以春日之菊与秋日之花为喻,表达出对短暂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沉溺于其中的态度。“毋久溷”意味着不应让这些美好事物成为长久的困扰或执着,而是要适时放手,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次句“粗茶淡饭且随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物质的淡泊态度。他认为,无需追求奢华与繁复,简朴的饮食与生活已经足够,重要的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第三句“除须甘旨供慈母”,则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孝顺与关怀。在享受生活的简单快乐之余,他不忘尽孝道,确保母亲能够享受到美味的食物,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道德观念。
最后一句“自合长斋绣佛前”,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修行的意愿。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与佛教教义相契合,通过长期的素食和在佛像前的修行,净化心灵,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自然、宗教等多重价值的体悟和追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万壑蓬莱路。非烟霁,五云城阙深处。
璇源媲凤,瑶池种玉,炼颜金姥。
长虹梦入仙怀,便洗日、铜华翠渚。
向瑞世、独占长春,蟠桃正饱风露。
殷勤汉殿传卮,隔江云起,暗飞青羽。
南山寿石,东周宝鼎,千秋巩固。
何时地拂龙衣,待迎入、玉京阆圃。
看□□、剩拥湖船,三千彩御。
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
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
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
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
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
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
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蝶梦迷清晓,万里无家,岁晚貂裘敝。
载取琴书,长安闲看桃李。
烂绣锦、人海花场,任客燕、飘零谁记。春风里。
香泥九陌,文梁孤垒。微吟怕有诗声翳。
镜慵看、但小楼独倚。金屋千娇,从他鸳暖秋被。
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
江上翠微流水。
澹云笼月微黄,柳丝浅色东风紧。
夜寒旧事,春期新恨,眉山碧远。
尘陌飘香,绣帘垂户,趁时妆面。
钿车催去急,珠囊袖冷,愁如海、情一线。
犹记初来吴苑。未清霜、飞惊双鬓。
嬉游是处,风光无际,舞葱歌茜。
陈迹征衫,老容华镜,欢悰都尽。
向残灯梦短,梅花晓角,为谁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