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汉老弟秋夜有感·其二》
《和汉老弟秋夜有感·其二》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窗风露不禁秋,时数微萤几点流。

识字故应甘寂寞,著书初不为穷愁。

倦横如意方三鼓,渴饮门冬自一瓯。

喜报灯花知底事,玉虫连夜缀钗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西窗前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首句“西窗风露不禁秋”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秋夜西窗前清冷的氛围,风露交加,不禁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次句“时数微萤几点流”则通过微小的萤火虫在空中飘流的形象,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幽远的意境。

接下来,“识字故应甘寂寞,著书初不为穷愁”两句,诗人借由对读书与写作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并非出于逃避现实的困境,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满足与精神寄托。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

“倦横如意方三鼓,渴饮门冬自一瓯”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之时,或是在思考或是阅读,直至三更时分才感到疲倦,但内心却依然充满活力。渴时,他自饮门冬茶,既解渴又养身,体现了诗人生活的雅致与对健康生活的重视。

最后,“喜报灯花知底事,玉虫连夜缀钗头”以生动的比喻,将灯花比作玉虫,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灯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灯花的绽放,或许预示着某种好消息的到来,而“玉虫连夜缀钗头”更是将这份喜悦具象化,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洞仙歌.淡吟轩十姊妹花盛开席上作

清明过后,渐愁春怀抱。小白蔫红故相恼。

正梨云坠粉、桃雨霏香,才开处、又被蝶喧蜂闹。

芳名呼姊妹,绝似婵娟,顾影相怜惜娇小。

最好是轻阴、作煖烘晴。更添得、晚来斜照。

且莫负、东风赏花期,便百罚深杯、也须判了。

(0)

柳梢青.青梅

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

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拈来个个匀圆。

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0)

点降唇.冬夜不寐

闲却纱窗,月儿斜透窗儿缝。夜深寒重。

懒卸钗头凤。数尽更声,底事难成梦。愁千种。

慵拈新咏。只把灯花弄。

(0)

采桑子·其四雪兰

泪花沾袖红冰薄,砚试烟丸。小叠云蓝。

彩笔轻呵墨晕寒。欲将别恨从头寄,书到平安。

束竹肠攒。万种离愁写出难。

(0)

高阳台.晓起书怀

乍试生衣,犹倚单枕,晓窗清梦初残。

香篆萦青,重扉静掩双环。

娇痴鹦鹉玲珑语,唤云英、移近阑干。

卷疏帘,翠雨如烟,一片迷漫。

瘦人天气人憔悴,任脂零粉腻,明镜慵看。

燕子来迟,小楼空贮春寒。

闲愁只在垂杨里,被东风、吹上眉端。

凭妆台,细字蚕眠,写遍冰纨。

(0)

踏莎行

小阁妆才,回廊立遍。中门映处侬初见。

青梅竹马一年年,而今不是当时面。

刬袜描鸳,搔头隔燕。千金不换华年转。

紫薇花顶日低横,簸钱声是谁家院。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