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试生衣,犹倚单枕,晓窗清梦初残。
香篆萦青,重扉静掩双环。
娇痴鹦鹉玲珑语,唤云英、移近阑干。
卷疏帘,翠雨如烟,一片迷漫。
瘦人天气人憔悴,任脂零粉腻,明镜慵看。
燕子来迟,小楼空贮春寒。
闲愁只在垂杨里,被东风、吹上眉端。
凭妆台,细字蚕眠,写遍冰纨。
乍试生衣,犹倚单枕,晓窗清梦初残。
香篆萦青,重扉静掩双环。
娇痴鹦鹉玲珑语,唤云英、移近阑干。
卷疏帘,翠雨如烟,一片迷漫。
瘦人天气人憔悴,任脂零粉腻,明镜慵看。
燕子来迟,小楼空贮春寒。
闲愁只在垂杨里,被东风、吹上眉端。
凭妆台,细字蚕眠,写遍冰纨。
这首清代杨芸的《高阳台·晓起书怀》描绘了一幅清晨闺中女子的生活画面。开篇“乍试生衣,犹倚单枕”,写出女子初醒,试穿新衣,仍靠单薄的枕头,透露出一丝慵懒与娇柔。接着,“晓窗清梦初残”点明了清晨时光,梦境已逝,窗前景色清新。
“香篆萦青,重扉静掩双环”通过香炉袅袅升起的青烟和紧闭的门扉,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鹦鹉的“娇痴”叫声与“唤云英、移近阑干”的动作,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窗外“翠雨如烟,一片迷漫”,增添了朦胧之美。
进入下片,女子自述因天气寒冷和心情低落,连化妆都提不起兴致。“燕子来迟,小楼空贮春寒”寓言了内心的孤寂,春天的气息并未带来温暖。她的闲愁如柳絮般随风飘荡,最终落在“垂杨”和“眉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
结尾处,“凭妆台,细字蚕眠,写遍冰纨”以细致入微的动作,比喻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将愁绪寄托于书写之中,形象地展示了她内心的苦闷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境。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吾方左计。
冷眼别人看,畏首畏尾,身复尚馀几。
陶元亮,自古真奇男子。督邮尚若人耳。
秋风一曲柴桑路,新秫炊香正美。黄鹄起。
见说道、山光潭影皆欢喜。晴窗静倚。
还我向来高,仙人羽客,别有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