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閒最与趣相会,句拙常怜景莫收。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閒最与趣相会,句拙常怜景莫收。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黄池舟中独自品酌酒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周遭景色的深切感受。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秋之际,靠坐在舟船的一端,望向远方的吴地,心中充满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明亮洁净月色的欣赏。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这两句则通过对江景如同水墨画般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神仙共处的意境。
"心閒最与趣相会,句拙常怜景莫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眼前景物的情感交融,以及对美好景致难以尽收的无奈和留恋之情。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最后两句则是对周遭环境中的繁华建筑、精致装饰的点缀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何为真正欣赏中秋佳节的迷茫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思的中秋夜晚图景。
绮窗晴雪,看天涯、又漏一丝春。
略有冬心未褪,还借兽炉温。
已是经年离别,倩冰奁、重照旧啼痕。
怅铢衣寒峭,银灯梦浅,无赖是黄昏。
曾记元宵楼阁,采明珠、点染倚栏人。
卷起潇湘帘子,流水认前身。
忽忽芙蓉远道,望烟波、江上总销魂。
想颦妆亸影,携琴写怨,残月下重门。
晚雨扶愁,晓阴勒梦,野树朔风凄啸。
黄沙梦里,白雁霜前,枯尽玉关秋草。
堪叹落月阴山,燐火苍茫,寒螀独吊。
听几声胡管,几枝羌笛,鬓丝催老。
谁记得、出塞歌长,新婚别苦,忽忽路绵书杳。
金微万里,银烛三更,何处受降城堡。
如此天荒,地凉寄尽征衣,何时吹到。
便封侯觅取,楼外垂杨瘦了。
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
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
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清听。
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前事枉重省。
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新侣旧、欢依然,素心堪证。
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松径。
且明朝、玉栏同凭。
一磬僧房,记月下、人来款竹。
还远致、秋塍珠宝,累累盈斛。
红豆分拈花里句,胡麻共饱山中粥。
更无须、乞米似平原,书成幅。蒿里唱,当年曲。
萍梗系,谁家屋。望子猷门径,凄凉心目。
过眼云烟朋辈少,打头风雪官程促。
问劳劳、尘梦定何时,黄梁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