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
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
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
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
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
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
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
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
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
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
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
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雪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力与季节变迁之间的和谐。开篇“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还未完全融化的冬日晨景,莺鸟在雪中啼叫,显得格外珍新,而远处的树木则透露出春意。
接着,“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表达了季节交替的微妙感觉,春风虽然还带着寒冷,但已经开始侵袭,预示着冬日的结束。诗人通过“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两句,强调了对早春景象的珍视和期待,只有及时聆听莺鸟之声,才能体会到这份难得的美好。
在“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中,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莺鸟短暂的歌唱,以及它与时间流逝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种生动和急迫感。而“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则描绘了自然界在严寒中仍自我保存,同时也预示着花开的美好未来。
最后,“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隐居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对于这份辛勤观察自然所付出的努力,并非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莺鸟的啼叫和早春雪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力与季节变迁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自然界之美的细腻把握。
梅萼将开,十月之交,君四十辰。
记春残密属,无辞丽制,秋深急索,为近佳辰。
蘸墨裁题,含毫又废,酬应于今懒绝伦。
终难却,念故人情重,未许逡巡。东亭作客多春。
感先世、论交谊最真。
每屏间设食,玉盘细,花阴取酒,金瓮醅醇。
昨过南庄,觅君昆弟,厚意居然类昔人。
题词去,倩当筵弦管,歌向嘉宾。
干莫锋难挫。羡才兼、辋川诗画,名流争播。
家住小园风物好,水屋居然似舸。
中只有、茶铛药裹。
怪石巉岩松树老,喜帘垂、无事趺跏坐。
松子落,岩花堕。北窗企脚闲高卧。
任朋来、谈仙说佛,都无不可。
屈指今冬周甲子,得丧兴衰俱过。
久已向、蒲团参破。
甲第轩车惊赫奕,总萤飞、一点须臾火。
游五岳,芒鞋作。